查看原文
其他

【科普 | 干货】童慧明教授(四):BDD,中国创新的必然选择

2017-10-26 Sujay Wu 设计史论



全文5333字 | 建议阅读:14Min


文章来源: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前院长、教授 童慧明


引言

一个全球性的“设计驱动型品牌”时代正在来临,

将成为催动中国消费升级、市场升级、产业升级,

拉动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对设计界,这是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设计驱动型品牌

(Brand Driving by Design, 简称BDD)

是笔者追踪过去十年来全球设计发展中出现的战略性趋势、

尤其是在市场拓展中取得的重大突破性案例,

融汇了设计管理研究的诸多观念与思想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品牌类型概念。

尽管在过去三十多年的设计演进中,

社会、产业与消费对设计价值的认知与重视度持续提升,

但在总体定位上,

普遍将其视为打造品牌的“执行工具”。

然而 2010 年以来密集出现的成功案例表明,

设计创新的巨大能量正获得爆炸性释放,

在苹果、微软、脸书、亚马逊等诸多世界级品牌中,

设计已成为顶层战略思维与面向未来的品牌核心竞争力。

而更多诸如Airbnb、Snapchat 以及中国的小米生态链等

2010年前后创业并快速成长的品牌,

则在创立时起就把设计创新置于驱动品牌走向成功的核心地位。

悄然之间,BDD已超越现有设计管理研究框架,

在市场实践中呈现出强劲的领导力。

作为一种正增强为创新主流的现象级趋势,

目前就为其做理论上的定义为时尚早,

而且就其动态的、开放的、持续迭代的特性来说,

试图去做传统理论价值的构建也与其存在的意义相驳。

但我们仍旧可由 BDD 进入我们的视野的设计发展背景

来勾勒一个基本轮廓:

BDD 是指把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视为核心竞争力,驱动企业所有商业活动与行为的品牌。


BDD,中国创新的必然选择


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品牌升级

已成为去年以来

中国政府、社会、企业对未来发展的共识。

伴随中央政府《中国制造2025》的推出,

由上世纪80年代中起步的中国制造业在持续成长30年后的今天,

面临一个重大的转型期。

转型不仅仅是科技与市场政策上的,

更应是创新与发展理念与导向上的。

我们已身处一个中国创新发展的“最好时代”,

同时也要面对产业转型与社会架构急剧变革

所致矛盾重重的“最坏时代”。


1、科技与设计迎来“最好时代”


2010年以来,中国创新实力已由各个领域充分呈现出来,这些令世人刮目相看的突破性创新极大地改变了大众生活方式:

中国高铁由2007年起步建设,从引进、学习到自主创新、高居世界第一,十年后的今天运营里程已达2.2万公里,占世界60%,海外工程遍布亚欧非三大洲。不久前“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并且在动车组标准体系的10多个技术指标构建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中国为世界高铁产业树立了新标杆(图28)。

图28:时速可达400 KM 的中国“复兴号”动车组


 “微信”于2011年1月面世,目前全球注册用户已超过10亿、月活量达9.4亿,成为仅次于Facebook、YouTube的全球第三大社交媒体,并有望在不久的未来国内用户数覆盖全国14亿人口。而且,微信不仅是一种深植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社交工具,也在内容上不停顿地创新,已成几乎是世界所有主流社交媒体功能的大集成,覆盖了大众即时通讯、图像分享、新闻传播、移动支付、生活缴费、城市服务等全生活链条的超级网络平台,改变了世界对中国互联网产品的看法,其未来的成长空间不可估量(图29)。

图29:微信已成为中国用户移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首选工具


以淘宝、天猫、京东为代表的网络购物服务(图30)以及携程、美团、滴滴为代表的生活服务平台,不仅彻底改变了商品流通模式与格局、国人的购物行为,而且创造出遥居世界第一的移动支付市场。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已达9万亿美元,几乎是美国的90倍,超过日本2016年的GDP总量。

图30:2016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的国际品牌系列广告


ofo与摩拜均问世于2015年,在创新的服务模式与资本强力支持下,经两年多爆炸式成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共享单车平台(图31)。ofo两年内共获得10次融资、金额高达数十亿美金,已在全球连接了600万辆共享单车,为4个国家100座城市上亿用户提供了超10亿次高效便捷、绿色低碳的出行服务;摩拜作为共享单车设计创新的领军者,也在14个月内进入全球130个城市,并计划2017年达到全球200个城市。

图31:2017年4月上海外滩旁弄堂里的共享单车(童慧明摄影)


2016年9月1日,在世界三大家电及消费电子展会之一的德国柏林“2016国际家电与电子博览会(IFA)”上,由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 )和德国工商会联合发布了IFA产品技术创新大奖12个奖项,除德国西门子、韩国三星各获1个奖项外,其余10项皆由中国及台湾企业获得(图32)。

图32:2016年9月德国柏林IFA 评审出的年度产品创新奖(童慧明制表)


2017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被誉为“全球智能电子消费第一展”的第 50 届CES 上,3800 多家展商有1294 来自中国占32%,679来自深圳,占中国的52.47%,中国已成为美国本土之外的最大展商来源国,深圳也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新智能硬件的创新摇篮,诸如华为、OPPO、VIVO 等诸多信息科技与大疆创新、柔宇等“黑科技”品牌正在快速崛起(图33)。

图33:2017年1月美国拉斯维加斯CES 展上大疆创新与柔宇科技的展位(童慧明摄影)


而在工业设计领域,过去5年来大量中国品牌与设计公司的设计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纷纷进军诸如红点、IF、IDSA、G-Mark 等全球最重要的设计奖项与赛事,不仅在参评数量上,而且在金奖、best of best等重要奖项的获奖率上均快速提升(图34)。

图34:国内外主要工业设计奖项已成为中国设计全面出击的目标


如2017年的红点奖,来自中国的产品首次超越德国本土,形成“井喷”的势头,105个“至尊大奖(best of best)中有15个来自中国。

所有这些科技与设计创新实力上的发展与增强,都在昭示这样的趋势:中国在新一轮全球创新格局重构中将会释放巨大的能量。


   

2、产业与经济面临的“最坏时代”

中国已成为一个完全商品消费型社会,品牌是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拉手,而制造业与服务业则是品牌的主要载体,其总体产值已占中国GDP总量的90% 以上。尽管近年来服务业比重已超越了制造业,但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依存性与共生性,决定了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也是推动消费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2013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已占全球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2010年以前的“中国制造”,在发展战略上主要依赖于丰富的原材料供给、世界第一的人口资源、低技术密集型劳动方式与廉价的人力薪酬成本,形成了大量生产出口全球廉价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模式,占据的是高产值、高耗能、低技术、低利润的大众消费品市场,“廉价的中国货”成为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与主要竞争力,而在科技与设计创新、中高端消费品市场上则严重不足。

但是,伴随2010年以后中国城镇化发展提速、社会劳动保障制度的完善、环保监控日趋常态化、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增长、出生率下降等各种重要社会因素的急剧变革,令传统的制造业、包括服务业与互联网业的发展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凸显出如下“最坏时代”6大趋势:

1、原材物料价格暴涨


2016年11月以来,中国制造业遭遇了一场所有原材料纷纷涨价的寒冬:钢材涨价200%,PVC涨价60%,玻璃涨价40%,塑料涨价30%,铝材涨价30%,铁涨价30%,纸箱涨价30%......而2014年中国制造业500 强的平均利润率仅为2.7%。这令大量单一生产制造、缺乏创新竞争力的企业倒闭,被淘汰出局。

2、订单制造时代逝去

长久以来的订单出口导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制造的产业模式,许多制造企业成为纯粹的海外订单加工厂,弱化了自主创新能力。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全球消费市场的持续低迷,直接影响到中国出口订单的持续下滑。以中国出口贸易主要晴雨表的广交会为例,2011-2015五年的出口订单显示,已由747.60亿美元跌至550.66亿美元,锐减25%(图35),说明靠完成出口订单拉动制造业的时代已经永远逝去,制造业必须转向拓展国内市场。

图35:2011-2015广交会出口订单数据一览表


3、人口红利消失殆尽

长期施行的独生子女国策,在成功抑制了上世纪末之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势头后,新世纪以来已转化为人口年龄结构的失衡(图36),呈现为枣核型结构的重心上移,90后、00后人口总量下降,令2010年以来全国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图36:2010年中国人口数据呈现出年轻人口严重不足的态势


十年前首现于珠三角的“用工荒”已成为全国普遍现象(图37),推动劳动力成本快速提升。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消失,成为继原材料价格暴涨之外、难以支撑中国制造“廉价竞争”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图37:用工荒全国化、全年化,成为神州各处的难题,必然导致劳动力成本上涨


4、制造成本追平美国

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全球媒体都把中国制造描述为“世界工厂”最低成本之地。如今这一曾经的优势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世界著名的波士顿咨询集团于2014年8月19日发布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报告《全球制造业经济大挪移—成本竞争如何改变世界》(图38),以“成本指数”呈现了世界25个主要制造业国家的比较。它把美国的制造成本设为100,中国已达96(图39)!而且至2016年底,中国制造成本将追平美国,并在2018年超出美国2-3%!这也就解释了2014年以来大量美日韩企业纷纷把制造工厂移出中国、订单转向东南亚国家的原因所在。

图38: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年2014年8月19日发布了《全球制造业经济大挪移》研究报告


图39:美国制造成本为100,中国已达96


5、中产消费升级高端

2010年前,中国制造的主体企业全是市场驱动型品牌,擅长用价格竞争手段占有高产值、低利润的大众消费品市场,而在高技术、高设计、高利润的中高端市场则几乎是空白。但是,受益于庞大的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长,2010年以来中国的中产阶层人口数量激增,拥有5-50万美元的净财富者已超过2亿,而据美国花旗集团的研究报告,到2020年,中国资产规模在10万美元至200万美元之间的阶层所持有的资产总量将达53万亿美元,是美国同类人群27万亿美元的一倍!中产阶层消费者对更注重体验的生活品质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对高技术、高品质、高设计的产品具有天然倾慕性,对优秀品牌的信赖与粘度远超普通大众,并且对价格不敏感。

因此,在中国制造及品牌无法向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提供满意商品的背景下,过去三年来“国庆”、“春节”黄金周期间数百万人出境游时四处抢购国际著名中高端品牌商品的场景已成常态(图40)。消费升级,已是中国制造企业与品牌必须面对、刻不容缓的大趋势。

图40:春节、国庆黄金周中国消费者爆买说明2.3亿中产阶级用户已经遗弃低端国货


6、互联网创业转冷

与2015中国传统制造业出现倒闭潮几乎同步,2016 年也出现了“互联网+”企业倒闭潮。据数据显示,至2016年底,单纯提供O2O服务的互联网企业90%倒闭,无人机、VR/AR、MR 以及可穿戴设备的创业热度也在减退,成为中国互联网创业的拐点(图41),凸显出之前完全依赖于风险投资的烧钱策略不可持续,缺乏深入研究用户的伪需求、一哄而起的粗放式互联网创业公司难以成功。

图41:2016年末数据表明,互联网创业已经转冷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认知中国制造业面临上述困境、必须转型升级的同时,更需要看到经过三十年持续全球化拓展、在完成世界一流品牌订单的极致品质磨练中,中国制造业已拥有数百万技术一流的工程师与数千万产业工人,这是中国制造能够转“危”为“机”、向未来迈进的生力军。正如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年初川普总统就任、呼吁苹果公司将 iPhone工厂迁回美国时的回应所说:不是不愿意把iPhone 生产移回美国,而是因为精通制造iPhone 的工程师找遍全美,这个会议室坐不满,而在中国两个足球场都装不下!(图42)

图42:苹果CEO 库克参观富士康工厂


同样,我去年底与一位耐克公司广州研发部门的主管交流时获知:耐克运动鞋主要在中国、越南、马来西亚生产,2011年时三个国家的订单比例分别是40%、30% 与25%,2016年则变为20%、49%与25%,即中国订单的一半转给了越南。他特别强调说:别担心!耐克最新技术、最新款、千元RMB以上的高端运动鞋仍旧制造在中国(图43)!【同济D&I2017年考到耐克运动鞋的设计不会是因为这个吧,哈哈】

图43:耐克公司 Flyknit 等引领创新的运动鞋产品仍旧在中国制造


综上所述,中国科技与设计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制造企业所具备的生产世界一流品质产品的制造能力、制造业面临的种种困境等多重因素的相互挤压与融合,在推动中国制造与经济发展向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品牌升级的同时,已为未来五年中国BDD品牌的密集涌现营造了一个巨大的风口。它既是中国创新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设计的辉煌之路。


历史回顾

【科普 | 干货】童慧明教授(一):下一个风口BDD之创新设计制高点

【干货 | 科普】童慧明教授(二):BDD,企业战略新思维

【科普 | 干货】童慧明教授(三):BDD,产业驱动模式的涅槃

设计史论资料册

添加微信订购资料册

回复【设计史脉络】

获取设计史脉络高清大图

回复【工业设计史】

获取何人可老师视频课

回复【世界现代设计史】

获取王受之老师视频课

微信号:SuJAY_StuDIO

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

 • end • 

我是Sujay Wu

一个学英语专业却妄想成为“下一个马云”的

蹩脚设计师



只为圆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